構思來自於調整消費者形象
引起廣大民眾熱烈迴響的「台灣阿龍」,成功的進駐民眾的心中,不但讓台灣人壽保單熱賣,也讓阿龍一躍成為當紅的品牌明星。而在廣告的背後,構思的過程又是如何呢?我們特地前往印堂創意,尋找阿龍目後推手的何碩及陳聘東先生,來為大家一解迷惑。
在台灣早期,公家機關的農勞保、學保等,皆是由台灣人壽的業務範圍。但由於近年來台壽民營化後,相對於國泰、ING安泰、南山、新光等壽險同業中,台灣人壽的知名度與品牌認同皆稍嫌薄弱。建立一個清楚、簡單、友善的品牌形象,是台灣人壽的首要目標,期許以一個全新的姿態在出發,讓消費者藉由不同的角度來認識台灣人壽。
通常一般廣告的製作時間,需耗時一至兩個月的製作時間,而台灣阿龍卻耗時近半年。擁有奧美廣告十五年資深廣告影片製作人經歷的何碩,為了讓阿龍像個活靈活現的人物,進而找了香港的動畫公司,過程中不斷的修改,深怕台壽阿龍無法表達出友善、可愛的形象,在同仁來回香港七次後,才將作品完成。創作的過程中,客戶提供很大的信任、時間與空間,對於廣告的製作,是很重要的關鍵,也是莫大的力量!
台壽阿龍推出後,在銷售方面,業務系統有了和消費者互動的切入點,因此在銷售保單上有所斬獲;在媒體曝光部份,國小、幼稚園的小朋友將阿龍廣告曲作為帶動唱的新聞、手機圖鈴的下載,甚至有人找阿龍出唱片、Java Game等都是屬於自然效應。一個好的創意,要能加強品牌的傳播效益,如果消費者和媒體覺得喜歡或值得注意,這個創意本身就會被傳播,也是客戶最大的投資效益。
由何碩帶領的創意團隊-印堂創意,擁有完整的策略、創意與資深的製作人員,在第一線參與作業,更有操作國際與本土品牌經驗,目標是在幫助本土品牌在台灣找出最有利的位置,來面對市場全球化的問題。除此之外,印堂創意更為自己台灣的品牌客戶,著手代理在大陸品牌的傳播業務,希望藉由資深的經驗與媒體整合,將本土產品推向國際市場,發光發亮。